instagram facebook

五金之鄉的鍛造職人

16世紀末,在這場因豐臣秀吉發動兵糧封鎖戰、且花了約2年時間才獲勝而聞名的三木合戰結束後,木工們為了重建三木城而聚集到此地,卻面臨了工具短缺的問題,於是他們開始製造木工用的工具,據說這些技術和勞工在當地的扎根,就是五金之鄉的起源。
時至今日,三木市仍在製造鏝刀、水泥抹刀、鋸子、鑿子、刨刀,乃至於廚刀、剪刀及鐮刀等工具。由於每種工具的製作方法和技術不盡相同,因此職人們會各自專精於一種五金,並按職責分工合作,如「研磨師負責研磨」、「批發商負責銷售」等等,透過多方合作關係建立起生產區。市裡甚至有一座「金物神社」,可見五金在當地的根深柢固。

本文的主角田中誠貴先生的前幾代,在明治末期創立了這間專門生產鐮刀的鍛造工廠,目前已經是第四代了。

 

製成廚刀前的鐵材

製成廚刀前的鐵材

製作廚刀握把部分的工序

製作廚刀握把部分的工序

廚刀的雛型誕生了

廚刀的雛型誕生了

 

身為長子,年輕時的他曾排斥繼承家業

「我的祖父、父親和職人們都在工廠裡工作,媽媽也曾參與過咻地把燒得紅通通的鐵塊急速冷卻的淬火工作呢。」田中先生回憶起從小到大,每天都能看到家人在廠裡工作的光景,因此身為長子的自己顯然會繼承這個家業。然而他也曾排斥過這條既定的道路,認為「為什麼我就非得繼承不可呢?」田中先生的想法開始產生變化,是在疼愛他的祖父推薦他前往福井接受鍛造修行的18歲那年。看著師傅敲打刀刃的背影,他突然覺得這樣的姿態相當帥氣。就在那一刻,他下定決心自己也要走上這條路。「我修行了約3年左右。原本打算回報恩師、持續待在他身邊工作一段時間的,師傅卻對我說:『這種過時的事情就別做了,趕快回家幫你父親吧。』於是我就回到了老家。」

 

『從鐮刀到廚刀』的業務轉變

「我的父親曾告訴過我,製造鐮刀是沒有未來的。大概在我高中的時候,中國產的廉價鐮刀開始進入市場,那時真的是接不到工作。」由於當時的產品幾乎都是鐮刀,使得工廠曾面臨經營不下去的危機。也因此,田中先生修行的地點才會選擇了製作廚刀的鍛造工廠,而不是鐮刀。在他回到老家後,開始逐漸增加了製作廚刀的比例。他說:「當7年前(2012年)父親過世的時候,我已經完全切換到只製作廚刀了。」
田中先生告訴我們,「時常聽說只要世代交替客戶就會流失,但鐮刀和廚刀的客群不同,我自己也一直都在開發客源,所以對我來說世代交替並不困難。」他巧妙地改變了家傳事業的方向。

職人 = 『 製造+行銷 』

田中先生是一名職人,也是一位戰略家。他能夠徹底從使用者的角度來開發商品,並準備好接受「你在幹什麼」的質疑,持續挑戰新的事物。例如當新的素材出現時,他就會製作樣品,不斷地收集漁民等潛在使用者的回饋,然後將其商品化。此外,他還會針對嗜好性強的核心使用者製造發燒友等級的廚刀。儘管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是重視實用性的專業人士和主婦,但大部分的銷售業績卻都來自於嗜好性高的廚刀,公司甚至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想要購買「TANAKA」廚刀的詢問。由於嗜好性高的商品也具有話題性,因此還能讓許多人進而認識其他的商品。在培養並非因為是日本或三木製造的廚刀,而「正因為是田中一之的廚刀」才購買的核心使用者的同時,他也會創造具有話題性的商品,提升人們對於日常用廚刀的認知度。他就是這麼一位深具戰略性的職人。

 

工廠內部很熱,因此把牆改成格窗以促進通風。冬天則很冷。

工廠內部很熱,因此把牆改成格窗以促進通風。冬天則很冷。

直到出現追隨在我身後的人為止

能使廚刀變得鋒利的鋼材在日本是十分珍貴的,因此發展出了將鋼芯夾在兩塊鐵之間來製刀的技術,隨之而來的則是研磨文化的萌芽,以及能有效利用有限資源且耐用的廚刀文化的扎根。在資源匱乏的日本,職人們為了精進這項技術,想必付出了相當的心血和努力吧。二戰過後,儘管用電受到限制,田中先生的祖父仍持續在生產刀具。為了有效利用僅有的少量電力,他必須將可以一次完成的工作拆開來做,白天使用馬達,晚上則持續進行不會發出聲音的工作,非常辛苦。在已然克服了各種短缺及限制、社會也變得富裕的今天,職人的數量卻明顯的減少了。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固然是一個因素,但田中先生表示,祖父那一代人所經歷過的艱苦,會使得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子孫也吃到這種苦,這也是他們會拒絕傳承的原因之一,而他自己則會樂在其中地重複著新的挑戰,直到下一代年輕人追隨他的腳步。田中先生的挑戰今後也將會持續下去。